新闻资讯

07-062019

关注度回暖 据最新行业产销数据显示,自主 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来源:66云链

随着化工企业“退城入园”进程加速,化工园区已成为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安全监管的主要“源头”。化工园区聚集着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企业,其安全系数直接决定了化工行业的安全水平。因此,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强化化工园区智慧化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源头”安全监管漏洞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从事各类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的企业已达到30多万家,危化品仓储与物流的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而根据我国现行政策,所有新建和搬迁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进入专业化工园区。虽然化工园区集约化管理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但随着3月21日江苏响水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化工企业搬迁入园进入倒计时,化工园区的安全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

园区危化品仓储与物流现代化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提供的数据显示,30%左右的化工园区没有建立安全监管平台,只有约1/3的园区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装置。另外,很多企业的SaaS系统搭建于以往互联网没有高度发展的时期,彼时企业连接意识薄弱,导致物流过程数据无法与监管系统打通,物流过程动态监管不到位,且获取的数据多还是滞后的。如河北张家口“11·28”重大爆燃事故,由于大量运输车辆停放在公路两侧等待装卸货,导致事故影响扩大。此类事件反应出,货主、仓库与驾驶员之间信息沟通严重不畅,仓库提货、卸货信息不透明,导致驾驶员盲目前往,造成危化品车辆在库区附近积压。

监管割裂及监管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

当下,园区管委会已意识到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来提升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搭建各类软件平台,虽然“殚精竭虑”,但却并不“讨好”。一方面,这些软件平台各自独立,没有形成一个信息共享、职责明晰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园区管委会做的物流监管信息系统,片面强调监管要求,普遍没有考虑企业的需求,却强制企业每天把自己ERP上的数据录入到政府的监管系统,很多地方还热衷于建设收费停车场,这样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园区管委会拿到的数据还是滞后的,监管效果被严重“打折”。

危化品储运安全管理专业壁垒极高、场景极为复杂

构建相关数字基础设施需覆盖仓储、陆运、水运等产业链全环节,人力、财力成本投入巨大,并且要对行业有极为深刻的洞察。目前,在危化品储运安全管理领域,从其他赛道跨界而来的“玩家”居多,但即便有资本加持,也很难深刻理解行业痛点所在,很难满足政府对化工园区、库区、工厂不同主体的个性化监管需求。

“路上”安全监管不到位

据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数据统计,从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间,我国统计在册的涉及危化品的事故多达4 000起。其中,9%发生在仓储阶段,77%发生在运输阶段,危化品物流已经成为危化品安全中风险最高的一环。

近年来,重特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17年张石高速“5·23”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18年京港澳高速湖南衡东段“6·29”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社会危害和环境污染,也暴露出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的诸多问题。

对危化品储运过程动态监管滞后及安全生产应急能力不足。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印发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和营运车辆动态监控。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政府还没有做到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物流的实时动态监管,部分企业的应急预案也缺少与主管部门的有效衔接。

行业相关方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数据割裂,信息不能实时共享。长期以来,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致使政府监管部门、货主、承运方等难以做到对运输情况的实时掌控,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和漏洞,相关监管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职业素质不高。交通部门对近年发生的事故调查发现,危化品驾驶员及押运员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知识了解甚少,危险货物运输中无证上岗、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情况也屡见不鲜。

智慧科技破解安全监管难题

频发的事故使公众对化工行业的安全监管、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目前,化工企业“退城入园”进程加速,化工园区成为重要物流载体。截至2018年底,已初步确定全国需要搬迁改造的企业共有1176家,其中异地搬迁479家,就地改造360家,关闭退出337家。当下,化工企业搬迁入园进入倒计时。在此背景下,化工园区的信息化配套、接纳能力等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突破现状,破解监管难题,提升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已经成为园区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AI等新技术,为政府提供一站式安全监管服务。推进新技术与危化品风险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相融合,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危险化学品储运过程实时监测预警中的创新应用,促进重大风险早期识别、智慧研判、精准治理。通过全国货车+危化车辆的实时定位数据,助力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物流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实现对园区危化品运输车辆、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全程实时监控。

如对化工园区的危废物处置安全管理,依托卫星定位、电子围栏等物联网技术,对进出化工园区的危废运输车辆进行位置、行驶轨迹、作业进度、异常等实时监控,一旦发生危险事故,监管部门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管理预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次生灾害;另一方面,通过将危废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轨迹监控与电子围栏相结合,可精准地获知危废品从哪里产出,将要运到哪里去,监管部门可对企业的违规业务操作进行及时的管控。

另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帮助监管机构通过数据价值优化安全监控,为安全高效监管提供数字化的支持,为园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助力化工园区实现从“单一、片面监管”向“系统、全面监管”转变;从“静态记录、被动检查”向“动态监管”转变;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在为政府提供一站式安全监管服务的同时,也可为石化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专业服务。通过TMS运输管理系统,助力企业对业务计划、运单、承运方、运费结算等物流全环节进行可视化、数字化管理,提高物流安全管理效率。另外,通过全国货车+危化车辆的实时定位数据,可助力企业实现对物流全程可视化监控、货物配送过程风险监控等,一旦出现车辆超速,异常停车、违章操作等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报警,并在轨迹追踪中展示。

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政府、企业间的数据连通,让政府自然而然地获取安全监管所需要的实时数据。

去年“11.28”张家口爆炸事故的惨痛教训,让我们记忆犹新。针对化工园区、库区、工厂危化品车辆积压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了车辆智能预约排队系统有效解决。库区根据业务和生产情况,通过预约自主开放预约装卸货的时间段,司机提前查询提货计划预约提货时间,不仅有效化解司机无计划、无秩序涌向园区、库区所有来的车辆积压安全隐患,还能让司机不再空跑,大大提高了库区、承运方的运营效率。

车辆智能预约排队系统还便于园区和企业的安全管控前置,严格资质准入管理。所有入驻司机、车辆都必须提交身份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营运证、行驶证等资质资料,运营人员通过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数据实时核对,严格审核,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进行风险预警。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