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11-122019

聚酯行业2020年投产计划曝光 多家龙头企业加码聚酯产业链

来源:流程工业

身为民营化纤四巨头之一的恒逸石化的扩张力度相比恒力、桐昆、荣盛三家对手毫不逊色。目前,聚酯行业发展突飞猛进,行业内的多个龙头企业互相竞争。近期聚酯2020年投产计划曝光,聚酯产业总产量突破5000吨,或因产业链的利润已经从上游PX向中下游PTA、聚酯转移。

640.webp.jpg

身为民营化纤四巨头之一的恒逸石化的扩张力度相比恒力、桐昆、荣盛三家对手毫不逊色。虽然在文莱建设的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不及对手,但恒逸石化近几年在PTA(精对苯二甲酸)和下游聚酯领域的扩张上遥遥领先。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恒逸石化累计进行7次并购以扩张其聚酯产能,并购总金额达到64.77亿元。加上文莱炼化项目一期约160亿的投资和参股子公司逸盛新材料600万吨/年PTA的增产计划,恒逸石化在整个化纤产业链的扩张已经堪称激进。

根据今年三季度财报,恒逸石化总负债金额达到493.58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5.78亿。其资产负债率也达到了64.38%。但公司的业绩却出现了下滑,今年前三季度,恒逸石化实现营业收入622.04亿元,同比下滑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2.13亿元,同比下滑9.28%。

和对手恒力、桐昆、荣盛一样,恒逸石化同样选择了进军上游的炼化行业,从而获取化纤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对二甲苯(PX),打通PX-PTA-聚酯产业链。

聚酯产业巨头企业产能信息

PX是化纤产业链上游的重要原料,由于诸多原因,国内的PX产能曾严重不足,2017年对外依存度近60%,PX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高企同时也侵蚀PTA产品的利润。解决这一卡脖子的问题,将会降低恒逸对外购PX的依赖,同时提升业绩。

虽然恒逸石化建设的项目仅有800万吨/年,其规模也远小于恒力石化和荣盛、桐昆的联合体浙江石化,但其实际投资金额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不幸的是,在四大化纤巨头企业当中,恒逸石化在炼化产业上的投资是姗姗来迟的。对手已经抢先一步投产,将利润收入囊中。

恒力石化领先恒逸投产炼化项目。企业巨量的PX产能投入市场,加之国内PX新增产能呈现井喷式增长,恒逸文莱项目还未投产,PX的盈利能力已经出现了下滑,产业链的利润已经从上游PX向中下游PTA、聚酯转移。

然而,自2019年新增产能投放,推动供需格局转变以后,PX盈利能力便走上下坡路。至10月15日,亚洲PX利润值萎缩至-38.12美元/吨,创下自2014年3月以来新低。”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最先投产PX的荣盛石化今年上半年公司芳烃业务(主要是PX产品)的毛利率为10.38%,同比下滑了4.63%。

这意味着姗姗来迟的恒逸石化已经无缘再享受PX的高利润。虽然恒逸文莱项目的成品油等产品拥有直接面向东南亚销售的便利,以及享受到了文莱的免税政策,但其盈利能力相比规划预期已经打了折扣。

目前,恒逸石化有每年630万吨的聚酯权益产能,这其中约有一半的产能是通过并购获取的。

随着产业链的利润向中下游的PTA和聚酯端转移,恒逸石化在两个环节的大肆扩张恰好契合了这一趋势。从半年报数据来看,恒逸石化的PTA业务的毛利率为9.42%,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68%。

截至目前,恒逸石化拥有622万吨/年的PTA权益产能和630万吨/年的聚酯权益产能,在化纤企业当中名列前茅。随着扩产的继续,这些产能还将继续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恒逸可以高枕无忧,坐享收益。

影响PTA因素多多,产能高度集中

PTA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其技术门槛不高,且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有超额的利润。2012年-2017年间,PTA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盈利能力十分微弱,恒逸石化这一板块的毛利率一直低于6%,荣盛石化PTA板块的毛利率则一直低于5%。

行业出清,集中度提升之后,PTA迎来了新的景气周期。但毛利率仍然不高,恒逸石化2018年、2019年上半年PTA业务的毛利率分别6.45%和9.42%。可以说,行业的利润是比较微薄的。

但即使如此,这样的价格仍然让下游的中小纺织企业难以接受。今年7月份,在PTA期货全线涨停、热火朝天之际,网上曝出下游纺织企业联合举报恒逸石化、荣盛石化合资企业逸盛石化垄断操纵PTA价格。在2018年9月,逸盛石化也曾被下游纺织企业举报凭借其垄断地位,哄抬PTA价格,导致中下游企业亏损。从中不难看出PTA行业的利润较为微薄,且上涨受到下游行业承载力的限制。

此外,整个化纤行业的终端市场并不景气。在纺织服装内销增长趋缓,出口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化纤行业面临不小的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33亿元,同比减少23%;行业亏损面达26.52%,同比加深了4.6个百分点。而涤纶行业利润总额为58.4亿元,同比减少37.7%。

截至到19年,目前行业前六大涤纶长丝企业桐昆、新凤鸣、盛虹、恒逸、恒力、荣盛占总产能的一半以上,未来几年,涤纶长丝仍在扩产的仅桐昆、新凤鸣、盛虹等大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如今,产能已高度集中的聚酯行业正在进一步演变!

聚酯市场竞争加剧,一方面竞争力差、亏损严重的聚酯工厂将继续被市场洗牌,另一方面,凭借着PX-PTA-聚酯-化纤-织造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布局,聚酯产业链大厂有着丰富的利润来源,可以根据产业链当中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顺应时势,适时调节产业利润来源,而不必押注在聚酯产业上。聚酯市场产业集中度将继续攀升。

目前,聚酯市场行业结构性、区域性、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依然严峻,且下游需求疲软的状态并没有改善,聚酯工厂面对的形势依旧难言乐观,但为了聚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要经历“去产能”的沉痛。但这次的去产能或有别于前几次,这中间不再是40万吨以下的聚酯中小企业的洗牌,一些聚酯大企业或也将折戟其中。

中国聚酯“航母”产量突破,年产5000万吨!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中国聚酯产量累计为4142.6万吨,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聚酯产量或突破5000万吨。

今年前10月共有14套聚酯装置合计312万吨产能投产或扩产,推动聚酯总产能攀升至5824万吨,配套产品主要集中于聚酯切片、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三大领域,分别占比9.0%、74.7%、16.3%。从项目投资方来看,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桐昆、新凤鸣两大龙头企业,分别增加120万吨、60万吨。

640.webp (1).jpg

进入到2020年后,聚酯头部大厂继续加快投产速度,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底,聚酯前十大产能企业合计聚酯产能将达到3329万吨,占据国内聚酯总产能的56%。

640.webp (2).jpg

后期来看,明年依旧有多套聚酯装置投产预期,也依旧是以头部大厂为主。如恒逸、新凤鸣、逸盛等。

据隆众统计,明年国内有超过500万吨的投产计划,其中恒逸集团独占鳌头,嘉兴逸鹏、宿迁逸达、福建逸锦、海宁逸凯四家工厂合计200万吨聚酯产能即将投产,将继续巩固国内聚酯龙头企业的身份,而其他如新凤鸣、中石化、恒力、逸盛、盛虹等前十大工厂也多有新装置投产计划,产业集中度将继续上升,预计2020年国内聚酯产业集中度将较2019年再度上升一个百分点。

2020年,聚酯投产计划曝光

640.webp (3).jpg

龙头企业迅速扩张,行业格局竞争越发激烈

新形势下,龙头聚酯企业纷纷加速扩张,其实体现出市场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企业如果不谋划布局在未来也将有淘汰的风险,企业只有自身不断强大才能占得一席之地。从这个角度而言,各企业的积极布局如同一场无声的战斗,虽然没有相互厮杀的场面,但却在无声的较量中悄悄改变着聚酯行业的竞争格局。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