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02-252020

工业生产加速“回血” 经济大省复工复产你追我赶

来源:上证报

各地工业生产和重大项目建设正渐回正轨。上证报记者梳理地方最新数据发现,目前江苏、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均超过九成,山东、广东、辽宁复工率超过八成。多地明确提出,力争到2月底前,规模以上企业和重大项目全面复工复产。

经济大省工业生产重回正轨

自2月10日以来,各地纷纷吹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号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

上证报记者根据各地公开数据粗略统计,截至2月23日,江苏、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均超过90%。其中,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为98.6%,复工率居全国之首。

山东、广东、辽宁、江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都超过80%。其中,山东16个地市中,有9个市复工率超过90%,江西重点调度的1327家农业企业复工率超90%。此外,河北、贵州、上海等地复工率都在70%以上。

从上述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比较高的省份基本都是经济大省,诸如粤苏鲁浙等工业复工率都超过或者接近九成,工业生产趋向“满血复活”。

在工业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复工率普遍较高。尤其是制造业大省更是开工马力十足,重点制造业全面复工。

据广东省工信部门数据,该省102家制造业重点企业现已全部复工复产。华为、美的、格力等龙头企业产能正快速恢复。其中,华为产能利用率超九成,格力产能利用率近八成,美的产能利用率超七成。

不过,目前各地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一,有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尚不足五成。除了工业之外,部分服务业也在尝试逐步复工。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表示,从2月10日各地最早复工时点起算,本周开始就将满足异地返城隔离观察两周的时限,叠加多地政府改复工“审批制”为“报备制”的变化,预计未来两周全国复工情况或将有较明显的改观。

多地力争本周重大项目全面复工

作为稳投资的主抓手,推动重大项目复工也是地方工作重点。多地明确目标:力争到2月底前,规模以上企业和重大项目全面复工复产。

昨日召开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数字——浙江省重点项目复工率为99.8%。这意味着该省重点项目基本已经全面复工。

相关数据还显示,截至2月23日,江西省2134个在建省大中型项目复工率82.8%,其中,61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复工率87%;广东省在建省重点项目已有354个复工,预计2月底重点项目复工率将达七成左右。

此外,贵州、湖南重大工程项目复工率也都在六成以上。山东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开复工率超过70%,并要求确保2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为确保重点项目尽快开复工,地方围绕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比如,浙江成立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融资总量,用于保障2020年6月底前开工和续建的重大项目。山东因地制宜开展企业员工、农民工等返程群体的客运包车和定制化运输等“点对点”“家到厂”服务。

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随着逆周期宏观政策力度的加大,投资和工业生产会加快步伐,形成较有力度的反弹。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大力度支持下,未来基建投资增速会明显加快。”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连平说。

中小企业总体开工稳步回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总结当前复工趋势: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中小企业克服困难陆续开工,总体开工稳步回升,初步监测接近30%。

当前中小企业复工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交通物流不畅、员工复工返岗难、防疫物资不足、资金链压力大、成本上升等。

为此,近期中央及地方密集施策帮扶中小企业。从减税降费降低成本压力,到打通交通动脉畅通物流通道,再到接送企业复工人员返岗……一系列针对性举措让企业备受鼓舞。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救助政策要精准落地,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包括尽快推进中小微企业分区分级的精准复工复产,进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复工率;切实把财政金融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等。

“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大量中小企业并不是商业银行目标客户,并且他们这时候缺少的并不是贷款,而是可以维持企业生存的收入。”交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采取财政直接补贴、转移支付或退税等措施,能够对中小企业起到“输血”作用。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分析称,未来数周将是农民工集中复工的时间,也是中小企业现金流吃紧、亟待恢复营运的阶段。考虑到中小企业恰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力,因此各地方政府有望加强政策引导、物资支持以及农民工流入、流出地的政策协同,分批、有序完成农民工和中小企业的劳动力供求匹配。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