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03-052020

上海化工企业打响防疫复工“决战”

来源:新华网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需求量仍很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海多家防疫物资上游化工企业复工即“决战”,产业链上下联动稳增产,相互抱团合作保供应。

推动化工企业复产复工,如何确保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得上、企业产品出得去、员工回得来……上海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上海化工区”)有着自己的战“疫”实践。

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得上:化工企业开足马力保生产

防疫物资要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其原材料必不可少。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作为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行业中不少企业是防疫物资原材料的生产商。在上海化工区内,集中了10多家防疫物资原材料的生产企业,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科”)就是其中之一。

赛科的部分产品是防疫物资的必备原材料。例如日常出行必备的口罩,其原材料就是赛科牌号为S2040的聚丙烯产品。赛科聚烯烃业务负责人谢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月21日晚,接到武汉客户补货需求后,公司立即实施装置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将正常7天的发货周期压缩至48小时以内,290吨S2040聚丙烯紧急通过铁路运送到武汉,以保障对下游口罩生产厂家的原材料供给。”

赛科生产的防疫物资原材料驰援“抗疫”一线

随着疫情的发展,口罩原材料需求量进一步加大。赛科“刀刃向内”,向生产、管理要效率,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不断压缩备货、生产、装货、订单和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时间,发货周期又进一步缩短至24小时以内。

谢令说,截止到2月25日,赛科在原3.2万吨防疫物资原材料的生产计划上,又累计额外增产约2万吨。每吨原材料可生产约15万个口罩或50万个医用注射器。

谢令透露,因用于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聚丙烯产品利润较低,早在2019年三季度,赛科已逐渐降低该类原材料的排产,但疫情发生后,公司开足马力保增产,全力为下游产品供应原材料。“这次我们不仅给老客户供应原材料,有些从没合作过的中小企业找到我们,只要核实是生产防疫物资的公司,我们都尽可能提供原材料。”谢令说。

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赢创”)是上海化工区内的一家外企,它的产品线中,异佛尔酮是消毒剂的重要原材料。疫情发生后,下游消毒剂生产企业需求量变大。为满足原材料供应,赢创异佛尔酮工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疫情发生至今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

“疫情发生后,我们紧急从德国本部运回消毒原液,捐赠给湖北省多家重点医疗机构。”赢创总经理陈金秋表示,这些原液能制成数十吨消毒液,且有很好的杀菌效果,“2分钟内可以杀灭99.999%以上的病毒细菌,包括冠状病毒。”

产品出得去:多方联动保畅通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卫战。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多措并举保障重点地区医用物资原材料的供应,支持区内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医疗物资原材料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达产,多种方式助力企业扩大产能、增加产量。

上海化工区管委会经发处负责人陈震表示,为更好做好特殊时期的企业管理与服务,上海化工区管委会领导班子采取“包干制”,带队联系区内重点企业,并建立专项工作服务群,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

陈震透露,截至目前,上海化工区内企业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特殊时期,上海化工区内的上下游企业携手联动运作,让产业链“活”起来。

“赛科的供销效率背后,离不开化工区管委会和其他企业的支持。”谢令回忆说,疫情发生后,不少地区对物流进出有严格的限制,但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为企业出具了相关证明函,方便申请各地的通行证,让上海生产的防疫物资原料迅速送到全国各地的抗疫一线。

“赢创异佛尔酮工厂作为连续化生产装置,必须保证原料的持续供应,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赢创相关生产及技术负责人陈书峰表示,“上海化工区为我们开具的‘防疫物资产业链企业’相关证明,确保部分原料的省际物流通行,是我们能开足马力、保持产能的一张关键‘骨牌’。在非常时期能实现这样的产能,要感谢上海化工区的帮助。”

赛科为保障聚丙烯等急需防疫物资原材料生产,不断加大产量,但其副产异丁烯产能也联动放大。由于疫情管控等因素,外供客户难以及时消纳相应产能。但若压缩异丁烯产能,将会影响到主体装置的有效运行。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赛科与罗姆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对接,通过区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消化”,确保重点物资原材料的生产以及产业链的稳定运转。

“我们两家企业都在上海化工区,赛科的原材料以管道方式输送到罗姆工厂。罗姆将原料进行合成和裂解等一系列反应,用于自己的产品生产,再将反应后的其他有效成分通过管道还给赛科再利用。”罗姆亚洲总裁凌宏恩介绍说,赛科和罗姆采用的都是大型生产装置,具有高度自动化和连续化的特点,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凌宏恩表示,罗姆了解到赛科的情况后,经过内部讨论后迅速作出决定,克服疫情影响导致的下游需求收缩等困难,从资金流转,存储,物流和下游生产各方面调动公司资源,吸纳增加的异丁烯供应,支持赛科的生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防疫物资原材料运输需求的持续扩张,海事局驻上海化工区办事处也启动了“一体化”水上运输“绿色通道”,压缩受理、审批、审核时间,最大限度保障原材料运输供应,助力船舶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员工回得来:打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成立10个指导服务小组,一方面,以“防输入”“防扩散”为重点;另一方面,做好企业间的协调沟通,落实、落细上海市服务政策,帮助企业开展好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园区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近日,上海金山与浙江平湖、嘉善共同推出“两书一证”人员车辆互认通行机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省界人员和车辆道口通行问题。

上海化工区所在地与浙江平湖、嘉善比邻,按照目前的防疫规定,每天往返沪浙两地通勤上班员工需要居家隔离14天。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了解到该信息后,考虑园区内企业员工或也有相关需求,迅速与上海金山、浙江平湖、嘉善沟通联系,帮助相关跨省通勤员工准备通行证,助力企业打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

安全、环保是化工企业日常生产的头等大事。疫情期间,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在原有安全把关基础上,压实、压牢安全责任,不松劲不厌战,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对进入园区的人员和车辆实行特殊管控,发布了八条严管措施,发现不符合入园条件的人员耐心劝返,并对未执行相关要求的单位予以追责。2月10日至16日,累计抽查524人次(不含机动车辆人员)、353辆车次,劝返人员23名,并督促未规范佩戴口罩者现场改正。

而上海化工区内的企业也按照上海市政府相关管控要求,严格执行防控要求。陈金秋介绍说,赢创每天对进入公司的全体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做好记录,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同时,规范消毒、用餐标准,各岗位员工实施分类、分地点、分批次文明就餐。

此外,陈震透露,英威达年产40万吨的己二腈(ADN)生产基地项目正在上海化工区有序推进,预计总投资将超84亿元人民币(约12亿美元)。“园区以赛科配套项目为契机,主动对接北欧化工、英力士、沙索等,以商促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持续跟进巴斯夫、赢创等区内重点企业后续投资项目计划,扩大招商储备。”陈震说。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