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03-062020

疫情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不断发展,疫情隔离的推进、人员要素流动停滞、企业延期复工等诸多不利因素,势必对我国工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需积极做好相关应对工作,将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化,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工业经济运行将造成较大扰动影响

工业生产需要人员、要素、物流等多方面条件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配套支撑,目前正在发展的新冠肺炎疫情势必对工业经济造成较大扰动影响。通过对2003年“非典”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可为研判当下疫情对我国工业经济走势影响提供一定借鉴。

2003年“非典”疫情在二季度暴发,导致当季度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11.1%)比一季度(13.1%)下滑2个百分点,当年三季度疫情解除,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12.8%,四季度进一步上升至14%,由此可见“非典”疫情对当年全国工业经济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武汉市以及湖北省等中部省份,产业结构与2003年“非典”重灾区北京较为相似(现代制造业蓬勃发展,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40%以上),分析“非典”疫情对北京工业经济影响对预估此次疫情对湖北省乃至全国工业经济影响具有一定参照意义。2003年2月“非典”疫情暴发前,北京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7.7%,4月份疫情全面暴发后增速下降到10.2%,6月份跌至全年最低的6.1%,与2月份相比降幅高达65%。此后疫情解除,7月份增速反弹至12%,8月份继续回升到14%。由此可见疫情对重点地区的工业经济增速将造成较大影响。

综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发展情况,我们得出以下判断

一季度增速将呈现明显的“止升回落”,拖累全年工业增长约2个百分点。2019年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5.9%,一举扭转了前两个季度的增速回落态势(2019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1%、5.6%、5.0%)。但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人员要素流动停滞、社会需求减弱,势必会中断工业经济回升势头。目前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湖北、重庆等各省市已陆续发布推迟企业复工时间通知,比往年春节假期延长一周。上述省市也是我国工业大省,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约50%,延期一周复工将严重拖累一季度工业经济增长。目前疫情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预计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回落至1%-2%之间,甚至不排除零增长乃至负增长的可能性。此外,从生产法增加值计算的角度看,按照一年52周计算,延期一周复工将造成全年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约2个百分点。

预计二三季度工业经济可出现明显反弹回升。从宏观背景来看,2003年中国经济正处在全面上升周期,加之“入世”带来外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全年经济增速达到10%,开启了新一轮双位数高增长周期。在此背景下,当年暴发“非典”疫情仍对工业生产以及进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如“非典”疫情首发地和重点地区广东省,2003年4月份广交会成交金额同比下滑74%,10月份的广交会成交金额则大幅回升,同比增长11%。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参照“非典”疫情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特征,势必造成生产订单积压等情况。待二季度疫情控制住后,相关生产活动将全面恢复,工业经济增速将有望明显反弹回升,预计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6%左右。

不同行业将呈现差异性影响,医疗用品行业需警惕疫情过后的产能过剩。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不同行业造成差异性影响,一方面是由于疫情隔离、人员要素流动停滞等因素造成疫情重灾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相关主导行业的停摆,如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但由于湖北省上述产业在全国层面具有一定产业替代性,对行业整体影响将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疫情防控物资用品极度紧缺,医疗用品行业正加快复工全力生产,相关重点企业已投入新设备进行扩产以满足当下防疫需求。但需要警惕,特殊时期防疫工作需求带来的生产扩张,在疫情过后可能会造成产能过剩现象。

疫情将对重点地区工业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湖北省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级城市,也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与交通枢纽,此次疫情将对武汉乃至湖北省工业经济造成较为严重影响。数据显示,武汉已形成汽车与零部件、光电子信息、钢铁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A股上市企业61家,相关企业生产势必受此次疫情影响。此外,与湖北临近的湖南、河南、江西等中部省份以及重庆等西部省份,由于与湖北省经济往来较为密切,工业经济发展也将不同程度受到此次疫情影响,整体来看不利于中部崛起以及区域均衡发展。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工业经济影响的对策建议

以疫情防控为首要任务,进一步调整“稳增长”预期。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整体处在中低速增长阶段,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做好今年“稳增长”工作势必造成较大影响。此外,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以高铁为代表的新型交通网络体系建成,需要全国性协作与交流的经济活动占比不断扩大,特大城市在生产制造以及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在遇到阻碍协作和流动的疫情灾害时,相关经济受损也将更严重。

当下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采取必要隔离措施势必对工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但夺取疫情抗击的胜利是首要任务,也是为了更好更快全面恢复生产。我们建议,对一季度工业经济增长预期可合理降低,允许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0-2%的区间。对全年工业经济增长预期也应适当降低,允许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4%-5%的区间。

做好疫情控制后的生产恢复预备工作,切实降低相关企业负担。预计二季度疫情控制后,相关企业生产将全面恢复,部分行业将出现爆发反弹性增长,需要提前做好生产原料、人员招聘等资源调配工作。例如为保障本次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生产,相关企业将酒精、纱布等物资生产线调整至医用生产标准,待疫情控制后势必对正常生产运营造成一定影响,如原材料紧缺等,需提前做好应对工作。此外,本次疫情对湖北省以及其他省份广大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带来资金运转、订单锐减、物资运输不畅等棘手问题,需尽快从税费减免、金融支持、财政扶持等方面开展相关中小企业减负工作。

尽快建立并完善医疗物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充分暴露了我国医疗物资储备不足的问题,应借鉴美国国家药品储备计划(NPS),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国医疗物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美国国家药品储备计划设立于1999年,由美国国土安全部与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共同管理,旨在弥补各州与地方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医疗卫生资源供应不足,数次为“9·11事件”“炭疽事件”、Katrina飓风、流感大流行等成功提供紧急医疗物资支援。该计划根据政府机构与专家建议,在美国各地多个战略储备库储存必要医疗物资并确保相关物资得到及时更新,物资数量可同时满足数个大城市的紧急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应急管理部等)尽快研究建立医疗物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制定合理的物资生产、收储与分配使用制度,并有效吸收消化本次医疗物资行业扩产带来的产能过剩现象。

积极做好湖北省及其他省份工业生产恢复工作。此次受疫情影响的多为中部省份,近年来虽在工业发展方面取得较为突出成效,但工业基础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疫情控制后,应积极引导东部省份开展对湖北等中部省份的工业生产帮扶工作,在原材料供应、人员招聘培训、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出台针对性举措,帮助湖北等中部省份尽快消除疫情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