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03-122020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战“疫”纪实

来源:中国化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充分发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优势,充分发挥世界第一生产供应大国优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和“严细实快”的优良作风,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后勤保障战中。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开足马力生产消毒液、杀菌液、口罩、护目镜等防疫医护用品以及聚乙烯、聚丙烯等防疫医护用品的原材料,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主动作为、甘于奉献时代精神的典型企业、化工园区和先进人物,彰显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在打赢疫情阻击战和后勤保障战中发挥着独特重要作用,彰显了石油化工行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守和大爱。

一、主动作为、苦干实干,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战

“委积丰盈,师行粮从”,后勤保障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至关重要。面对汹汹疫情,石油化工广大企业和干部员工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为国分忧、主动作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充分发挥原材料生产和技术创新优势,极大地保障了防疫物资生产供应,冲在后勤保障战的第一线,全面支援了抗疫总体战、阻击战。

(一)在“抗疫”阻击战一线书写“我为祖国献石油”新篇章,全力保障湖北武汉油气和防疫物资供应。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紧急调配资源,优化生产运输方案,组织广大干部员工特别是在鄂干部员工,全力投入到武汉市和湖北省油气供应保障的第一线。为支援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以及荆州、黄冈、咸宁、十堰等市县定点医院建设,中石油紧急配送300多吨成品油,向武汉公交供应120大桶、500中桶润滑油,完成建设、改造天然气管线2000多米,向39家定点医院捐赠18万立方米天然气,并对湖北所有中小工业用户采取销售价格下浮10%的优惠措施;中石化捐赠16500升柴油和1000桶工程机械润滑油,为所有急救车辆免费供油;中海油捐赠18000升柴油;中国中化向建设工地紧急调集高空作业设备、发电机组60余台,运输捐赠10000升柴油,清理完成220间宿舍、880个床位交付使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国中化在鄂境内近3000座加油站、加气站坚持油品不断供、商品不涨价、服务不打烊,不断优化“最后一公里”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全面完成了保障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油气供应任务。此外,延长石油紧急捐赠30000升柴油,全力保障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工程装备用油,为全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广大石油化工企业高擎星火精神,积极发挥产业和技术优势,协同上下游产业链,紧急驰援疫情防控第一线。中海油紧急提供1700吨聚醚多元醇,用于生产火神山医院需要的12000张床垫;赛轮公司联合砼车邦公司,火速调集渣土车32台、挖掘机12台、推土机6台、混凝土泵车4台、搅拌车45台投入火神山、雷神山施工现场;中策武汉志方轮胎销售公司无偿捐赠卡客车轮胎;玲珑轮胎、江苏通用紧急调配武汉销售网络,启动流动服务车奔赴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为项目建设以及运送病患、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的救援运输车辆,提供快速、便捷、免费的轮胎服务。晨阳水漆围绕“两山”医院批量箱式房屋用漆需求,高标准完成环保水漆生产,为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创造绿色安全的治疗环境;中国联塑集团捐赠1.33万米塑料管道,可以满足1300间病房全部需求;科顺防水免费提供180万吨建筑防水材料;万华化学免费提供300千克TPU线材、100千克TPU粉末用于制作3D打印口罩调节器,捐赠675箱成人纸尿裤和75000片医用护理垫,无偿向下游客户立白集团供应SAP(高吸水性树脂)医用原料,联合回天胶业免费支援两所医院建设所需全部结构胶、密封胶产品;广东盈通新材料公司加班加点生产提供医疗防护服的密封条,日产量接近350万米,可供应三四十万套防护服所需。

在华外资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科思创向武汉及周边地区医院提供10万副护目镜,SABIC紧急调配50吨原材料用于防疫消毒液罐装桶的生产,迅速发出4吨原材料协助制造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需要的呼吸机和监护仪。截至2月底,石油和化工企业捐款已超过15亿元,N95和医用口罩数百万只,护目镜数十万副和大量的防护服、医用手套、测温枪、消毒液等医卫防疫用品以及蔬菜粮油蛋奶食品,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贡献了石油化工力量。

(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抗疫阻击战最吃劲关头千方百计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

在前所未遇的重大疫情面前,N95和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服、手套、手术服、护目镜、输液器、液体吸收垫、消毒液等用品频频告急,供应十分紧张,其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次氯酸钠等化工产品,特别是口罩、防护服等需求量爆炸式增长,对原料特别是中间产品熔喷布保供提出了十分紧迫的需求。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面对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所需口罩缺口巨大,现有熔喷布产能远不能满足需求,价格一个月内暴涨15倍,新增产能周期长、投资大,一时间成为口罩产业链“瓶颈”的现状,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坚决落实政治责任,第一时间成立项目小组,主动与国机恒天集团等上下游企业协作,对项目选址、施工设计、生产准备等迅速部署,与病毒赛跑,为生命竞速,打破常规,创造条件,24小时连轴运转,快速汇集资源,集成所需设备,把常规需6个月完成的项目压缩至半个月左右,至2月底两家企业实现新增口罩日产能120万只。3月,中国石油新增了21条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将达到150万只,同时建设完成熔喷料2吨/日生产能力;中国石化将加快实现熔喷布18吨/日生产能力,可供日产口罩2000万只,同时日产口罩达到100万只;中国海油新增8条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达到60万只;三大集团合计日产口罩产能将达到310万只,月产能将达到1亿只左右。预计3月底4月初,国内熔喷布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市场上口罩有效供给将大幅增加。

石化企业勇挑重担,开足马力优先保障医卫物资及原材料生产供应。中国石化统筹安排17家炼厂提高装置负荷,2月医用聚丙烯产量达到9.8万吨,及时保障了山东威高等51家医卫材料企业生产需要;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延长石油所属炼化企业也紧急调整排产计划,增加医卫用聚烯烃产品生产量;福建联合石化、寿光鲁清石化、山东道恩集团、金发科技、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也开足马力,加班赶制优质卫生材料;蓝帆医疗为保障一次性医用手套供应,推迟大量国外订单,改造专线生产一次性医用丁腈手套,日产能已超过700万只,总体满足了国内需求;乐凯医疗第一时间制定应急预案,保证满负荷生产运转,保障数字医用胶片供应;上海化工园区管委会协调赛科、科思创、3M、汉高、赢创等园区内企业抱团合作,优先安排生产聚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助剂、医用无纺布胶黏剂等紧缺的原材料;中国石油吉林石化、万华化学、中国化工、中国化学工程、天津科密欧、青岛海湾集团、上海氯碱公司、新疆中泰集团、天津大沽化工氯碱分厂、山东海科集团、传化集团、河北阳煤正元化工、深圳富兰克、蔚林股份等一大批化工企业紧急增加消杀产品产量,完成了次氯酸钠消毒液、84除菌液、过氧乙酸消毒液等主要消杀产品的保供任务。

(三)瞄准抗疫一线需求奋力攻关,以科技创新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

为解决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中国昊华曙光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晨光化工研究院发挥特种橡胶、含氟新材料技术研发优势,紧急立项转产,成立研发“工作组”和“党员突击队”,分别负责材料研发、配方设计、制版、资质申请,争分夺秒开展工作,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研制出新型隔离服和防护口罩材料,其中隔离服日产能达到3000套,产品检验合格后迅速装车交付急需医院解燃眉之急。以聚四氟乙烯微滤膜材料制成的口罩、隔离服经过消毒杀菌后可重复使用,口罩过滤效果达到了N95水平。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在加紧研究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纳米纤维过滤膜材料口罩。

针对抗击疫情所需优质消毒剂急缺的情况,中国化学工程天辰公司紧急组织科研力量,制定详细研发方案,加紧开展过氧乙酸(PAA)消毒剂研发。研发人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经多次实验、奋力攻关,仅用8天就取得了重大突破,改进优化了传统工艺,反应时间从数十小时缩减至秒级,成功生产出广谱、高效、安全、环保、高浓度的PAA,各项指标达到甚至优于国际标准。天辰公司通过天津红十字会将研制的过氧乙酸消毒剂全部捐赠,供天津市各街道社区一线防疫使用。

我国化工类高校和有关企业也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工作中。沈阳化工大学基于PCR扩增技术方法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制备获得新型冠状病毒高纯度蛋白,并与企业联合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荧光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盒。广大化工行业科技工作者正在奋力攻关,用科技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二、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冲锋在抗疫一线的新时代石油和化工人。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新时代石油和化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以报效祖国、奉献人民为己任,以打赢疫情阻击战和完成年度任务为目标,迎难如上、勇于拼搏、主动作为、甘于奉献,争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吉化作风的践行者、弘扬者和传承者,让党的旗帜在疫情阻击战前线高高飘扬。他们有的不惧危险,逆行在抗疫第一线,服务于新冠肺炎的病患;有的甘冒风险,冲锋在防疫物资保障战第一线,为抗疫前线战士加“油”鼓“气”;有的勇挑重担,坚守在复工复产第一线,努力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临危受命、驰援鄂汉,在抗疫一线奉献大爱。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职责所在,责无旁贷。”“在这种危难时刻,我不冲在前面谁冲!”一句句誓言,一张张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是中国石油宝石花医疗集团万余名医护人员的庄严承诺。至2月底,宝石花医疗集团已先后派出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保定宝石花医院、吉林市化工医院、甘肃宝石花医院、宝石花吉林油田医院6家医院的60名医护人员,分10批次分别进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雷神山医院、汉阳方舱医院、江岸方舱医院等武汉市10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病患救治。

作为辽宁首批派出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来自辽宁宝石花医院的副护士长董婷婷被分派到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危重症第6小组,8个人两班倒照顾14位重症患者,每个患者都安置了六七个泵,在做好护理的同时,帮助患者翻身、扣背、收拾大小便,同时还包揽了洗刷痰盂等清理工作,一刻也不能停,特别是防护服穿在身上不敢脱、不能脱,无法吃喝,8小时不能上厕所,付出的辛苦数倍于日常护理。以董婷婷为代表的宝石花援鄂医疗队,舍小家为大家,和时间赛跑,跟死神抢人,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的超负荷状态,护目镜起了雾,口罩勒出了深深印痕,纸尿裤成了人人必备的“神器”……

2月4日是董婷婷的生日,她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地方,少了家人的陪伴,但有着更具使命的任务要完成。”同样,来自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的苟田田在日记里写道:“怕,但是不能怕,我们的同胞,需要我们自己救。”中化集团远东宏信医院集团泗阳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刘晓庆请战时说:“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没有逃避的理由。”这既是医者仁心的大爱,也是石油精神的闪光!正是这一束束微光凝聚在一起,驱散了武汉上空的病毒阴霾,给了人们无限的希望。

在抗疫一线,还有中国化学二化建集团医院、金川集团职工医院、浙江衢化医院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援鄂医疗队,他们奋战在湖北和武汉保卫战第一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二)守土尽责、同舟共济,与抗疫一线人民休戚与共。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公司在鄂许多加油站、加气站距离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很近,处在疫情的“风暴眼”,救护车、应急保障车加油加气往来频繁,有的加油站还承担起进入医院送油的任务,面临很大风险。中国石油昆仑能源湖北姑嫂树加气站距离武汉市中心医院仅有60米;武汉宏图大道加油站距离金银潭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不足百米;孝感分公司西湖加油站对面是汉川市“小汤山”医院,背后距汉川市人民医院200米……

春节期间,一票难求。疫情吃紧,以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建国为首的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公司50位领导相继取消春节休假计划,退掉飞机票、火车票,在路途中的也毅然折返,全面投入疫情阻击战。湖北销售公司坚持“统一思想、统一指挥、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的一盘棋防控,建立驻鄂企业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先后向员工发出《凛冬将逝,春晖必至》《把希望种在春天里》《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3封公开信,许多员工读后热泪盈眶,纷纷表示:“我们不怕!”“危险工作请先考虑我!”“这场仗我们必须赢!”……在使命召唤下,公司600多名共产党员主动请战,4000余名员工勇往直前,近800座加油站和天然气营业厅正常运营,在关键时刻为打赢战役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越是艰险越向前。2月4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油品采购负责人致电宏图大道加油站经理马婷:“我们这里马上就要收治患者,急需供暖,你们能否送油过来?”此时,他已经打了一圈电话,全都碰壁。马婷得知情况后,只回答了一个字“行!”一句承诺换来始终坚守,每次马婷都独立完成送油任务。锅炉房距离患者的污染区不足10米,锅炉房旁边是污染物处理区,生活和医疗垃圾堆放在此,等待处理,马婷能清晰地看见患者在洗浴室与卫生间旁边走动。每次加注完油后,高度紧张的状态都让马婷感到身体僵硬,后背的衣服都汗湿了。

“医护人员在前方救死扶伤,直接面对病毒都不怕,我们怕什么!”在湖北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中化加油站员工,没有华丽的语言,他们平凡而质朴,但在关键时刻奉献了不平凡的力量。中国石化武汉知音、金勤、江城东、光谷4座加油站,全力保障驰援武汉的军车油品供应。以在鄂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土尽责、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新时代石油精神。

(三)牢记使命、冲锋在前,谱写新时代石油和化工人为国奉献的壮歌。

熔喷布生产线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中国石化的政治任务。中国石化集团党组决定,立即组织货源,对标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速度,在燕山石化和仪征化纤两家企业快马加鞭建设10条熔喷布生产线。在燕山石化施工现场,中国石化与国机恒天集团发扬石油会战精神,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展开劳动竞赛,4支党员突击队冲在了最前线,地下坑道作业、室内设备安装、空中跨区块吊装协同推进,经过600名员工12昼夜连续鏖战,熔喷无纺布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比计划提前了48小时。这意味着可以多生产出12吨产品,用于加工成1200万只医用平面口罩。

农时不等人,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降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国中化、中国化工、中海化学、江苏扬农、中保农药、四川福华、浙江威尔达、河南心连心等化肥和农药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千方百计把农用物资送到农民特别是湖北疫区农民手里,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夏粮丰收。中国中化农业事业部党委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500多个MAP乡村服务站、几万家零售网点,打通“最后一公里”微物流,与中储智运达成合作联盟协议,确保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实现点对点配送,特别是以补贴10%运费的方式将钾肥等化肥原料运送到湖北地区,全力支持疫区春耕。湖北是我国磷肥生产的重要基地,中海化学大峪口公司党支部面对疫情影响、交通不畅、员工不足、库存高涨等巨大压力,组建党员包装突击队、装车突击队,打通物流线路,平均每天组织铁路发运量达25车,日均向西北、东北地区发运磷肥约1500吨,为这些重要粮食产区春耕用肥提供保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企业家和党员干部积极捐款捐物。为保障过氧乙酸消毒剂供应,天津科密欧董事长刘振荣组织工人昼夜不停开足马力生产,每天只能休息2~3个小时,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进一步加重,但她仍坚持在生产第一线:“能在关键时刻为党和国家做点事情,就心满意足了。”科密欧为武汉和天津市提供了大量消毒液,得到天津市政府的高度评价。中国中化金茂武汉公司青年党员吴雪琳,自发组织公益天使守护团队,主动联系海外慈善机构、高校学生会、央视及地方媒体、社会爱心人士筹集1.8万套防护服、10万个口罩、60余万元善款,为多个湖北省二级市县医疗机构提供无偿资源调配服务。面对别人的赞扬,她谦虚地回答:“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浙江龙盛集团董事长阮伟祥委托区委组织部交纳特殊党费5万元,延长石油下寺湾采油厂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普通党员“小李”委托厂党委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对于生产一线员工,1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小李”说:“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个事情,请一定为我保密。”

三、汇聚决战决胜磅礴力量,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的双胜利。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部署指挥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石油和化工全行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广大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携手共赴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防疫物资生产保障任务。

中国化工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以及期刊、出版社、网站、“两微一端”等行业媒体积极发挥行业喉舌作用,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广大企事业单位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广泛普及石油和化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与知识,凝聚行业人心,鼓舞战斗士气,坚定必胜信念,奏响了一首昂扬向上、振奋人心、全行业协同一致抗击疫情的交响乐。

面对“十三五”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面对疫情带来的市场需求和产业链问题,石油和化工行业清醒地看到了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决心进一步发扬石油精神和吉化作风,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的协调联动,汇聚成全行业加快复工复产、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的双胜利!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