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09-042020

化工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机遇多

来源:精细化工

前不久召开的年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因此,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式明确了“双循环”作为未来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面对新思路,化工行业别无选择,只有在“双循环”的大趋势中顺势而为,寻找机遇,才能实现新发展。


笔者认为,就我国化工行业的特点而言,适应国内“大循环”有优势,有机遇,需要牢牢抓住。


一方面,化工行业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有良好基础。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在世纪大疫面前,随着中美关系的复杂多变,多种矛盾相互交织,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互相碰撞,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多。为了积极有效应对这些复杂因素,我国提出了经济“双循环”模式,这是深刻洞察、审时度势、战略预判后的明智之举,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化工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顺势而为,积极适应。


应该看到,化工行业适应国内“大循环”有着行业的基础和优势。多年来,化工行业对外贸易一直逆差,行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内经济的“大循环”。以今年上半年数据为例,全行业1~6月营业收入5.07万亿元,出口总额1012.亿美元,出口仅占全行业总营收的13.8%;其中进口总额达到2042.7亿美元,是出口额的一倍还多。可见,化工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来自国内“大循环”市场。过去是这样,未来也如此。


但同时也应看到,化工行业对国内“大循环”的依赖过强,受到的影响也更大。上半年,主要受国内市场影响,化工行业营收同比下降11.9%;利润总额下降58.8%,幅度之大史所仅见。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传统石化化工产品的消费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低增长态势,甚至有些产品的消费还会严重下滑。低油价可能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新常态,这将导致价格中枢回落,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体系也都将重构。由此,增长动力将由要素投入驱动进一步向创新驱动转换,发展方式也由粗放式规模扩张更进一步向集约式绿色低碳转换,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需把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化工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大有可为。我们常说“中国经济有韧性”,其原因在于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这是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和条件。就化工行业而言,产业链同样是完整的。但无须讳言的是,化工行业的产业链虽然完整,但部分环节还十分脆弱,需要“补链强链”,而“补链强链”过程就会产生许多新机会。


比如用于芯片制造的光刻胶,我国目前只能生产少量用于低端芯片的产品,高端芯片光刻胶则全部依赖进口。再比如化纤上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产品,国内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欠佳;用于制造高端膜材料的聚烯烃原料也只能从国外进口。


认真研究就会发现,国内化工行业类似这样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并不少。尤其在高端化工品工艺技术和一些成套设备的关键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与智能制造、电子通信、中高档生活消费品和医药保健等相关的电子化学品、高档纺织化学品、化妆品原材料、个人防护和具备特殊功能的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未来也都会有大幅增长。


相信这些具体而迫切的国内“大循环”市场需求,必将为化工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