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01-222021

可降解塑料风起:企业加速抢跑 原材料价格飙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现在我们根本忙不过来,‘限塑令’实施后,这个月的订单比上个月增长了30%。”在广东超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公司董事长王超向记者介绍,现在,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

王超此前经营着一家传统塑料包装企业,几年前他敏锐地嗅到了可降解塑料市场的商机,于是毅然决定提前进行布局。2020年下半年,超远生物科技的订单逐步增长,新的一年迎来了新一轮爆发。

“之前,我们是有12台机器,现在订单越来越多,我们又投资1000万元购置了生产设备。”王超说。

随着最严“限塑令”的落地实施,可降解塑料行业站上了“风口”,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蜂拥而上。自去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可降解塑料项目纷纷上马。

长期来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亿元级的市场空间。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资本市场到企业都已经躁动起来。而随着越来越多热钱的涌入,业内人士也建议,行业需要警惕未来无序竞争的风险。

可降解塑料行业“风口”来临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此外,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的使用也受到限制。

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严“限塑令”正式落地实施:全面禁止生产、销售部分塑料制品,推广绿色塑料制品、探索新业态,并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置,专项处理塑料垃圾。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8184.17万吨,需求量为6805.38万吨。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截至2019年,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

随着最严“限塑令”的落地,传统塑料的替代产品将释放出庞大的市场能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可降解塑料站上了“风口”。

对于可降解塑料概念,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回应。数据显示,自去年1月出现“降解塑料”板块以来,相关指数至2021年1月14日已上涨约24.36%。

股价上涨的背后,则是上市龙头企业产能的加快扩充。面对可降解塑料广阔的市场前景,上市龙头企业率先行动起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可降解相关企业达到近2300家。上市公司纷纷在互动平台透露进军可降解塑料产业的计划。

1月17日,道恩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已于1月16日上午与中纺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公告显示,公司拟计划投资建设12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树脂(PBAT)项目,其中一期项目6万吨/年连续聚合生产装置将委托中纺院承接,双方合同总金额为2.65亿元。

1月19日,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在恒力落户。恒力石化布局可降解塑料领域,将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经营能力,并为公司贡献超额利润。

除了龙头企业外,中小企业也希望能分得一杯羹,超远生物科技就是其中的代表。几年前,刚刚进入可降解塑料领域时,面对技术上的难题,王超选择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通过跟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很快就攻克了可降解塑料技术难题,并顺利实现了投产。

 上游原材料价格飙涨

与传统塑料相比,可降解塑料在价格上并没有优势。记者了解到,目前,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是传统塑料袋的3倍左右。价格成为制约可降解塑料大规模推广的一大因素。

东莞新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彭先彧出身于化工世家,对塑料行业有着深刻的观察。他分析称,“可降解塑料袋之所以价格偏高,主要原因就是上游原材料价格高。现在,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价格是传统塑料的3倍左右,这个价格也直接传导到了终端市场。”

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聚己二酸(PBAT)性能佳,可实现完全降解,是未来主流的可降解塑料产品之一。最严“限塑令”政策落地后,随着可降解塑料市场的爆发,上游原材料PBAT已经是严重供不应求。

供需失衡带来的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飙涨。记者了解到,PBAT从12月的2.4万元/吨,1月初涨到了2.6万元/吨,如今已经超过2.8万元,有的厂商甚至抬高到3万元每吨。

这段时间,彭先彧也明显感受到了可降解塑料上游原材料的疯狂涨势。“不久前,PBAT的价格还是2.4万元/吨,现在已经涨到了2.8万元/吨,而且还很难拿到货。”

这段时间,在与上游供应商的沟通中,彭先彧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的强势。“一些供应商明确告诉我,未来一年都可能没货,价格还会继续涨。”

东莞市基烁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可降解塑料的上游原料供应商,公司总经理王勇记得,几年前,当他决定进入可降解塑料这一领域时,这还是一个小众市场。如今,这个行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都在飞涨,而且现在是物以稀为贵,我们作为中间商,也不得不进行提价。”王勇说。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PBAT在建及规划产能超400万吨。不过,从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目前的产能来看,实现大规模替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彭先彧也向记者分析称,随着龙头企业的纷纷入局,可降解塑料上游原材料供需失衡问题有望得到缓解。不过,许多项目还在筹备阶段,对外宣称的只是设计产能,因此,短时间内上游原材料价格还将维持高位。

探索全产业链式发展

随着中央层面到地方省市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相关利好已进入业绩兑现阶段,将推动可降解塑料及上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必然会有更多企业布局可降解塑料行业。

这几年,王超见证了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几年前,国内鲜有企业涉足这个领域,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来了,不管有没有相关技术,都想要进入这个市场。”

王超有着自己的担忧:越来越多热钱和企业的涌入,行业很有可能会陷入无序竞争恶性循环。“现在许多龙头企业已经入局,他们在规模和技术上都有优势,如果发起价格战,市场就会陷入混乱。”

对于此前并没有技术积累的中小企业,王超的建议是,最好不要贸然进入可降解塑料领域。“你只有具备深厚的客户基础,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进行相关研发,这样才比较稳妥。”

彭先彧认为,可降解塑料行业要想实现爆发式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原材料短缺难题,这也为企业抢占市场提供了机遇。一些企业正在通过积极布局,探索实现全产业链式发展。

作为改性塑料领域的头部企业,道恩股份在几年前便积极进行可降解塑料的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领域已完成技术和产品的积累。在实现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的基础上,道恩股份顺势而为,布局上游完成全产业链打造,为扩张产能、提升规模按下了加速键。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返回列表

售后服务

查看详细

人力资源

查看详细

技术支持

查看详细

关于恒丰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发展历程
生活在恒丰
恒丰产品
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组合聚醚
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相关政策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策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新区马海路206号
邮箱:hfpu@hf-pu.com
电话:86-575-85199818 86-575-8519922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恒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19037890号-1